疫情的深度报道—记者报道

 admin   2024-06-30 18:29   4 人阅读  0 条评论

中新社北京3月11日电新冠疫情告诉我们什么?


作者薄文文


2020年3月11日,世界卫生组织(WHO)宣布将COVID-19定义为“大流行病”,表明其已在全范围内传播。


当时,全世界都无法想象,明年全将有超过1亿人被感染,超过260万人死于这一流行病。COVID-19大流行就像一场“无声的爆炸”,向人类发出无声的警告。在我们纪念COVID-19大流行(全大流行)一周年之际,人类需要深入思考这场大流行向我们发出了什么信号。


当地时间3月10日,美国得克萨斯州彻底解除“口罩令”,允许容纳100人的企业营业。发布的照片显示一名女子在咖啡店工作。


第一,尊重自然,与自然和谐相处。


“人类开始砍伐森林,排干沼泽,修建水坝阻挡河流,并创造洪泛区.“地曾经是一片碧海蓝天的绿地,但现在却变成了一个由混凝土和塑料制成的购物中心。”以色列历史学家尤瓦尔赫拉利在《人类简史》一书中指出,未来有一天,人类将不得不不断地与自己造成的自然灾害作斗争。“今天,人类正在导致许多物种灭绝,甚至可能包括我们自己。”


COVID-19是继埃博拉出血热、中东呼吸综合征、西尼罗热和裂谷热之后出现的最新人畜共患疾病。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执行主任英格安德森去年指出,如果人类继续开采野生动植物资源、破坏自然生态系统,病原体将越来越容易从宿主动物传播到人类。“为了防止未来爆发,我们必须更加注意保护我们的自然环境。”


今年1月,世卫组织总干事谭德塞也谈到了我们可以从COVID-19事件中学到什么,强调人们必须认识到,人类、动物和地的健康紧密相连,各国必须对此采取行动。从根本上加强对人类、动物和生态系统暴露风险的监测和管理。


自然是生命之母。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直接关系到人类的命运。人类必须尊重、尊重、保护自然。


资料图世卫组织总干事谭德塞。中新社编辑彭大伟摄


二是加大投入,把健康作为发展的基础。


谭德塞在本月8日的一次演讲中强调,“COVID-19大流行告诉我们,健康应被视为强大和富裕国家的基础,而不是它们的产物。”强调健康的重要性。“只要保持健康,一切皆有可能。当你的健康受到威胁时,一切都面临风险。”


事实上,健康的人可以具有生产力、创造力和适应力。这适用于行业、地区、国家,甚至个人。想象一下这个。当全世界都“生病”、失去“健康的身体”时,发展从哪里开始?


由于COVID-19的影响,贸易受阻、商业停顿、经济陷入衰退……危机来临时我们该怎么办?一年来我们看到了太多真实、生动的例子。一些国家把本国公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,迅速采取各种防疫措施,有效遏制疫情;而另一些国家却把病传播置于科学之上,将个人利益置于人类集体生活之上,造成了一场又一场悲剧。其他。


我还记得谭德塞一年前宣布新冠病疫情为“大流行病”时所说的话。“题不在于我们是否有能力遏制和控制病,而在于我们是否有意愿这样做。”


资料图COVID-19疫苗接种。中新社发李佳能摄


第三,我们团结一致应对全性挑战。


此次疫情还暴露出全卫生投资不足,以及各国预防、发现和应对此类重大疾病暴发能力的短板和不足。


就在一年前,人们还热切期待着COVID-19疫苗能为抗击疫情带来希望和希望。然而,当人类真正拥有了疫苗时,生产和分配就会出现题,但疫苗也许能买到,但团结意识就会消失。


今年早些时候,世卫组织紧急项目执行主任迈克尔瑞安在例行编辑会议上指出,一些国家在疫苗分发方面“争夺蛋糕”。这个国家“连一点面包屑都没有”。尽管一些发达国家储备的疫苗数量远远超过其人口数量,但一些较贫穷的国家甚至没有看到疫苗的踪影。


值得注意的是,在高度全化的世界里,“疫苗民族主义”最终不会实现真正的健康和心灵的平静。毕竟,“在所有人都安全之前,没有人是安全的。”


历史经验表明,像COVID-19大流行这样的全性挑战永远不会是最后一次。人类面临的所有全性题都无法仅靠任何国家的行动来解决。必须有全行动、全响应和全合作。正如谭德塞所说,“我们必须在困难中保持团结,这是我们应对、恢复和重建的唯一途径。”


对于一些疫情的深度报道和今日疫情报道的看法的相关信息,本文已讲解完毕,希望各大网友喜欢!

本文地址:http://pichichio.com/post/44069.html
版权声明:本文为原创文章,版权归 admin 所有,欢迎分享本文,转载请保留出处!

 发表评论


表情

还没有留言,还不快点抢沙发?